同城附近100米一晚-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凤凰楼茶楼约茶联系方式,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

服务热线:400-811-9908 登录学习

大连财经学院 叶艾青:寸心栽桃李,尺牍记成长——学困生帮扶案例

来源: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1

一、案例概述

在某高校教学楼302教室,某专业2023级2班的《经济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复杂的公式推导。然而,坐在教室后排的张明(化名)却低头刷着短视频,时不时发出窃笑,他的书本始终紧闭,笔记本上空无一字。这样的场景在整个学期里频繁上演,张明保持着“全勤”记录,却从未真正参与课堂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说:“来都来了,主打的就是陪伴?!?/p>

辅导员叶老师在日??翁醚膊橹蟹⑾至苏琶鞯囊斐?。起初,叶老师以为这只是个别学生的一时懈怠,并未过于在意。但随着时间推移,叶老师发现班级里像张明这样“人在课堂心不在”的学生逐渐增多,课堂上玩手机、睡觉、交头接耳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整体学风。为了改变“来都来了,为什么不学”这一现状,叶老师决定从张明入手,深入了解情况并采取措施。

在与张明多次沟通后,叶老师得知,张明高考后长期处于放松状态,进入大学后,面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和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一时迷失了方向,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他觉得大学课程枯燥难懂,远不如手机游戏和短视频有趣。因此,张明虽然按时上课,但却不愿投入精力学习。同时,受周围部分同学消极学习态度的影响,张明逐渐形成了“来上课只是完成任务”的错误观念。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叶老师的持续关注和帮助下,张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认真记笔记,课后积极完成作业。在期末的《经济数学》考试中,张明顺利通过,成绩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同时,在张明的带动下,班级里其他原本消极学习的同学也受到感染,课堂纪律明显改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班级整体学风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案例分析

(一)学生个人层面

1.目标缺失与动力不足

张明在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业规划和奋斗目标,无法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学习动力严重不足。长期的自由放松状态,使他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要求,面对复杂的课程内容产生畏难情绪,进而选择逃避学习,沉溺于轻松娱乐的事物中。

2.学习方法不当

从中学到大学,教学和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学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进度快,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张明未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仍然沿用高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难以跟上大学课堂的节奏,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信心,对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3.自我管理能力薄弱

在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下,张明缺乏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娱乐行为和时间。他过度依赖手机等娱乐工具,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二)班级环境层面

1.消极学习氛围的影响

班级中部分同学消极的学习态度,逐渐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使得原本有学习意愿的同学也受到影响,逐渐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加入到“混日子”的行列中。张明正是在这种不良氛围的影响下,进一步强化了错误的学习观念。

2.班级凝聚力不足

班级缺乏有效的学习交流机制和团队活动,同学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学习探讨和互助。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育管理层面

1.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问题

大学部分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课程设置可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学生对部分课程缺乏学习动力。

2.教师与学生缺乏共情关系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他们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这种缺乏共情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难以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亲近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场域。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没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案例,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晦涩难懂,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大幅降低,最终导致“人在课堂心不在” 的局面。

3.辅导员工作的局限性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往往承担着多项事务性工作,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关注和指导。对于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现和干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及时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的初期采取有效措施,导致问题逐渐恶化。

三、辅导过程

(一)深入沟通,了解问题根源

叶老师首先通过单独约谈的方式,与张明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叶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张明的想法和感受,让张明放下戒备心理,坦诚地说出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同时,叶老师详细询问了张明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以及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看法,通过多方面了解,准确把握了张明学习态度消极的根本原因。

(二)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针对张明目标缺失的问题,叶老师帮助他分析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引导他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与张明共同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短期目标包括本学期每门课程的成绩提升计划以及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等;长期目标则围绕职业规划,确定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和进入理想企业工作等。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叶老师还协助张明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时间节点,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三)指导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考虑到张明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叶老师邀请了班级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张明结成学习小组,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方法指导。优秀同学向张明分享了大学课程的学习技巧,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如何进行课后复习和预习、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同时,叶老师鼓励张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方法讲座和经验交流会,拓宽学习思路,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加强管理,培养自律意识

为了帮助张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叶老师与张明共同制定了手机使用规则,约定在课堂和自习时间将手机调至静音并放入书包,避免手机干扰学习。同时,叶老师定期检查张明的学习计划执行情况,通过每周一次的学习汇报,督促张明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叶老师还鼓励张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志愿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锻炼自我约束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五)营造氛围,促进共同进步

在解决张明个人问题的同时,叶老师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他组织开展了“学习经验分享会”“学霸讲堂”等主题班会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和优秀学长学姐分享学习经验和成长故事,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叶老师还在班级中建立了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和互助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班级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四、经验与启示

(一)重视学生思想引领,强化目标教育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将思想引领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进行人生规划。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榜样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精准辅导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和家庭背景。辅导员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做到因材施教、精准辅导,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班级文化和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同时,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加强与教师沟通协作,优化教学管理

辅导员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探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积极向学校反馈学生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教学改革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